储蓄型重疾险对比消费型重疾险,价格差多少?
作者个人微信:YKJ6060(点击复制微信号)
今天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来对比一下储蓄型重疾险和消费型重疾险。
储蓄型重疾险因为包含了身故责任,而“人固有一死”,所以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是必须要赔付的,
只看是以什么原因(重疾/身故)、在什么时间赔出来,赔给谁(被保人/受益人)而已。
“含不含身故责任”,这几个字背后的意思其实很丰富。含有身故责任让保单保的更全面。
“更全面”,意味着关键时刻能不能赔,也意味着关键时刻能否满足消费者最朴素的心理预期。一旦这种最原始的心理预期不能被满足,失望和埋怨就随之而来。
我举两个例子。在这两个场景中,消费者一般会认为买了重疾险就应该赔,但是纯消费型的重疾险是不能赔的。
例1「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的有效抢救时间只有几分钟,而很多人根本来不及送医,很快就会身故。
这种情形下导致的结果是很严重的,当事人命都没了,而且心梗也确确实实是重大疾病保障范畴中的一种。
然而,所有保险公司重疾险关于“急性心肌梗塞”的理赔标准都是一样的,需要符合几个明确指标规定:
这种情况下,拿不到心电图、心肌酶或肌钙蛋白数据,拿不到心室射血分数,是没办法申请急性心梗重疾理赔的。但是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可以赔。
同理,脑中风、瘫痪、等等,都有类似情况。
例2「流感下的北京中年」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得了严重的流感,治疗过程中花了很多钱,最后人也没了。虽然事情产生的后果很严重,但确实不属于任何一种重大疾病,纯消费型的不能赔,含身故责任的储蓄型能赔。
我们不应该指望当事人家属在那么悲伤的场景中还能有足够理性的思维听从卖保险人的解释“重疾理赔是需要符合相关指标的”、“重疾有是明确疾病种类限制的”,虽然这两句话讲的一点都没错;
也不应该指望消费者能够足够理性的想清楚自己当初的选择,而当下他们实实在在要面对的就是“赔不到”带来的“极其失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含有身故责任满足大多数为人父母强制储蓄、给后代留一笔钱的朴素想法,这也是“储蓄型”三个字的由来。
如果没有重疾,平平安安一辈子,最后离开的时候可以给后代留一笔钱,“保费没有白白交出去”,皆大欢喜,是很多为人父母的朴素想法;就这一点延伸开来,在一定程度上兼具了强制储蓄的功能,不知不觉中一笔专项基金就成立了——有事保事,没事传承。
所以,他们二者之间价格的差异,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合同约定的责任不同,责任不同导致成本不同。
消费者该怎么选?
作为消费者,该选择哪一种?其实没有必然的答案。
从核保层面来看,纯消费型重疾险对身体状况要求会很严格,宽容度很低;而储蓄型重疾险,因为核保政策宽容度更高,所以对于有体况的人来说,具有了投保的可行性;
从保障责任来看,预算允许的情况下,储蓄型的虽然价格较贵,但却不容易让消费者产生“失望”情绪,更适合“打底”夯实保障基础。
从价格层面来看,纯消费型的价格便宜,同样的保费可以买到更高的保额,适合预算有限的消费群体;也适合跟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搭配使用,用来提高保障杠杆;
不管怎样,合适的才是最对的。
我们专注保险测评,为你寻找高性价比产品!
保险上的任何疑问,请进入微信搜索顾问微信号:YKJ6060(点击复制微信号)
相关阅读:
下一篇:购买保险时,应该注意什么?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