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名词

如何从精算师和消费者的角度,把挑选重疾险变简单?

 作者:  2018-09-30 18:22:24  8526  0

        作者个人微信:mbb1470

        如何挑选重疾险,这个问题可谓老生常谈了,也有很多很多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做了一些分析与建议。其实,通常来说,一个保险产品,在外呈现的是保险责任和价格,但是否值得购买,还得要看产品背后的骨架,重疾险亦是如此。本文就带大家从精算师和消费者的维度出发,去探究一下重疾险产品的骨架,把挑选重疾险变简单

挑选重疾险

        首先来看精算师们的逻辑,保险的骨架其实就是影响保险定价“老三样”,即:预定利率、预定费用率和预定发生率。

        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

        1、预定利率越低,价格越贵

        预定利率跟产品类型有关,分红型产品通常是2.5%,非分红的传统型产品通常是3.5%。换句话说,在投入相同保费的情况下,分红型产品可购买的基本保额更低,通过后期保单分红弥补跟传统型产品基本保额的差距。

        Ps:国内分红型重疾险是两款产品组合,主险是终身寿险,根据精算规定可设计成分红型产品,附加险是提前给付型重疾险,是传统非分红型产品。通过主险的保单分红可同时增加寿险和重疾险的保额。

        2、预定费用率越高,价格越贵

        预定费用率主要跟保险公司营销管理水平有关,同时受保监会颁布的精算规定限制,有最高上限要求。目前市场上不少新产品在定价时将预定费用率设置得非常低,甚至为零!

        3、预定发生率越高,价格越贵

        预定重疾发生率跟保险公司本身的风控要求有关,现在已经实现了自由定价。例如,重疾责任覆盖重疾种类有50种,有些公司定价时会使用50种重疾对应的发生率,也有些公司选择使用保监会公布的标准25种重疾发生率,因为和这最高发的25种比起来,保险公司认为其他疾病的发生概率实在过低,对定价充分性无实质影响。

        看到这里,不少人会有一个疑问吧,如果像上面讲到的那样,现在不少保险公司,会在产品定价方面下功夫,做得比较极致。保费是便宜了,但这样下去,保险公司不亏吗?这个大可不必担心,保险公司又不傻!

        参考目前保险行业的整体投资回报率水平,其实对于不分红的产品来讲,使用3.5%定价利率,长期也能实现利差盈余。为了长久给大家服务,保险公司通常不做赔本的生意。

        另外,如果保险公司的产品全流程(开发、上线、核保、保全、理赔)管理效率还不错,并且能有效减低销售渠道费用和管理津贴,使用0%预定费用率,可能短期内会出现小额费差损,长期看对产品利润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站在精算师的角度去看一款产品时,要深入推敲它的定价逻辑和定价假设,然后综合保险公司的运营管理模式、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水平,看一下这款产品的定价策略是不是已经趋于极致。

        对于这种策略,大家不用担心不靠谱,毕竟保险公司还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它只是少赚,又不是不赚,只是把一部分利益转让给消费者,帮我们多省点。我可以透露个信息,参考目前国内长期重疾险的新业务利润率,是真心有降价空间的!

        以上是精算师从定价的角度来谈怎么选好的重疾产品的,下面我将从“保险责任”这个更直观的维度出发,按消费者的常规思路,看看市场上纷繁复杂的重疾产品中,有哪些保险责任是刚需,哪些是鸡肋?

        消费者的门道就是保险责任先行。快餐店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的“快”!快速解决点餐问题,快速领取食物,如果选重疾产品可以像在麦当劳点个汉堡那么简单,你是不是就觉得保险可爱多了呢?

        如果你只是想要重疾保障,一个重疾责任就够了。但保险公司认为,一个“汉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够饱,给搭个套餐吧。于是,在重疾责任基础上加上了其他保险保险责任,包括:“死亡”、“轻症疾病”、“全残”、“疾病终末期”这几类。

        那么从精算师的角度看,哪些责任值得搭配?或者应该怎么搭配?花多少钱搭配才是值得的?一起来看。

        一、死亡责任

        重疾险中的死亡责任,从保障全面来说,我认为应该要满足这两点需求:

        1、未罹患重疾却不幸死亡,能够通过重疾险得到一笔赔偿;

        2、重疾理赔后万一不幸身故,还能提供一笔额外的死亡保险金。

        第一种需求,只要自带死亡责任的重疾险都可以满足。第二种需求,需要额外投保一份寿险才能满足。因为自带死亡责任的重疾险,重疾责任理赔后合同终止,自带的死亡责任也就无效了。

        精算师更看重要第二种需求,因为按照目前中国保监会颁布的《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表,因患重疾死亡的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比例相当高。

        下面,我按照常见的死亡责任和重疾责任的几种组合,测算35岁男性,比较一下,投保各种组合下的保费以及所能获得的保障,还会给出我的推荐排序。

假设:

        1、 重疾险保险责任:保额10000元,重疾单次给付,保险期间终身,交费期20年,死亡责任分别是无/返还保费/给付保额;

        2、定价模型:预定利率3.5%,预定费用率0%(预定发生率:保监会公布25种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和新生命表)。

        相比目前最流行的组合3,我个人认为组合4可以用更少的保费投入获取更有意义的保障,也就是说通过两份独立责任的保险组合,能在对保障最刚需的时期,同时获取两份保障。

        二、轻症疾病责任

        这里再次重申,常说的重大疾病保险其保障意义:为患者提供因为罹患某些对健康甚至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的重大疾病、并因此暂时丧失工作能力的短期收入补偿。

        所以,受程度限制,重大疾病的定义通常都比较严格。而这几年,市场突然刮起一阵风,把重疾险宣传为“罹患重疾后进行长期治疗的费用补偿工具”,于是,对于重大疾病定义过于严格的批评声音此起披伏,保险公司于是也顺应民意,提供了“轻症疾病”保险责任。

        由于疾病更“轻”,相对而言,治愈难度更低康复概率更高,即使患病期间也能比较正常地工作和生活。为了契合收入补偿功能,轻症疾病的责任的保额通常不超过重疾的20%。而且多数采用独立给付模式,即赔付后不会去削减重疾保额。

       所以一般情况下,由于轻症疾病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较小,患病后所需要的收入补偿有限。从重疾险核心保障角度说,这项责任可以不选择,但由于实际上增加的保费有限,预算充足的话也可选上。对于轻症疾病,我更愿意投保住院医疗保险去转移罹患这些疾病后的治疗费用风险。

        三、其他责任

        常见的就是全残和终末期疾病责任,个人认为这两项保险责任对重疾险的定价以及实际保障范围的扩展来讲,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首先,这两项责任和死亡、重疾责任一样,都是有且仅有只能赔付其中一项,并不是叠加赔付。另外,根据全残责任的定义,这部分保障其实就在意外险的保障范围内,属于高等级伤残。而对于终末期疾病责任,不幸达到了条款定义的终末期状态(剩余寿命不足半年,已放弃治疗,并且有医院证明和临床依据),只不过是将死亡保险金做提前给付,根本上说,这项责任本质上是死亡责任的一个延伸。

        所以,在定价过程中,通常我们会在死亡发生率基础上,设置一个额外的比例,代表全残发生率。但鉴于高度伤残的发生概率相当低,有些保险公司采用不做额外定价的策略。而对于终末期疾病责任,通常就不再做额外的定价了。

        这两项责任,从实际保障意义来讲,不是评判重疾险是否值得投保的标志。作为消费者,大可不必介怀,自己的重疾险有没有两项保险责任。

        总的来说,从消费者的角度,在明确了解重疾险保障的意义后,才能去了解哪些责任是刚需的,哪些是可以通过其他产品组合去替代的。从保险精算师的角度,通常会通过了解保费和现金价值,反过来搭建定价模型去推敲产品定价的三个关键要素。通过这三个定价假设得出结论。通过这样抽丝剥茧的拆解,挑选重疾险就变得很简单,甚至可以自己去diy组合。最后,也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不会再被市场上五花八门的产品测评所左右,更高效地筛选出你所需要的保险。

        

我们专注保险测评,为你寻找高性价比产品!

保险上的任何疑问,请进入微信搜索顾问微信号:YKJ6060(点击复制微信号)


相关阅读:

        糖尿病可以买重疾险吗?如何买?

        消费型重疾险都有哪些缺点?

        重疾险切记要选豁免


上一篇:最全女性投保指南,女性健康投保指南

下一篇:购买保险时,应该注意什么?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排行榜
最新文章
热门阅读

姓名

手机号

该号码能添加到您微信吗?
(注:需要客服添加您微信发放奖品)

验证码



微信号:

点击复制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复制微信号搜索添加

成功复制微信号

前往微信搜索添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