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盛4亿投资亏空后,精算君挖出自己两段“投连”往事!
前两天,一条题为《四亿安盛保险一夜亏空》的刷屏,非常轰动。
“为何去香港买个保险,不但本金没了?还反过来欠了保险公司钱?”、“保险不是保本的吗?怎么能亏?”。
这跟香港保险过去一向“稳健”、“可靠”的形象形成了强烈落差,但事实是否就这么简单?
其实,关于投连险,精算君也有两件深刻的往事,一次作为投资人听过一场香港投连险的会销,一次作为内地保险公司员工,参加过一次销售误导的风险处理工作。
有什么体会?今天的文章,精算君给大家逐一说说。
一
综合多方信息看,精算君先给大家汇总下这次时间的来龙去脉:
(一)
这次爆雷的投连险,是安盛香港一款105投连险产品叫Evolution,旗下有一支基金名叫“Hong Kong Investment Fund SP”(简称HKIF),可能出现了严重“违约”,使投资人的账户价值一夜暴跌95%。
据透露,这次踩雷的投资人高达200多名,总损失高达4亿元港币。
不要看着是保险就认为很保险,安盛香港这款投连险实际是一种理财的工具而已,而且风险完全由投资人自担,账户价值的确是可以一夜归零的。
而这200多名内地投资人,只记得了安盛香港,目前都在向安盛维权。
(二)
安盛香港6月10日在官微上紧急发布了相应公告,大致信息是:
1. 投连险Evolution主要由独立保险经纪销售的,并不保险公司自己直接销售的,销售时安盛香港也没有向投资人提供任何参考意见,你选哪支基金,完全是自主行为。
2. 安盛香港认为,投资人应该是清楚投资投连险的风险需自己担。
3. 这次不幸“爆雷”的基金HKIF,由东航国际金融作为基金管理人,绝大部分投资人都是经由一家名为Asia One(宏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保险经纪公司所代表,选择投资这支基金。
4. 安盛香港会配合香港商业罪案调查科调查,是否涉及欺诈活动。
通过这份声明,你应该了解到:
安盛香港提供的只是一个平台,选什么基金,怎么选,都是Asia One经纪“操盘”。
最直白的理解就是:安盛香港没什么责任,有责任的话也是Asia One经纪在销售过程中是否存在误导行为。
举个例子:我们在证券公司炒股票,血本无归的时候,你能否怪证券公司吗?但是如果证券公司的客户经理主动邀请你参加线下理财讲座,高调推荐某款金融产品,过分夸大收益还不提及风险。最后发生了大规模损失,证券公司还能说没有责任吗?
(三)
销售误导归销售误导,产品市值为什么被一夜清零?
有自媒体(公众号:文子的精算工作室)挖出:
HKIF基金早在2013年就开发发行,当时由Asia One保险经纪公司的母公司“第一亚洲控股集团”,联合新加坡基金管理人Megatr8一起发行,新加坡Megatr8在2016年选择退出,东航国际金融进驻成为新的基金管理人。
在东航国际接收后,Asia One保险经纪就开始大力通过安盛香港投连险,向内地投资人兜售这支HKIF基金。
进一步深挖,得到的信息更要命,HKIF基金的底层资产,可能已经不是2016年销售宣传的各种低风险的“银行按揭贷款和旧房改造租金”,而是被换成了高风险的“次贷和个人借贷债权”。只是被打上香港保险和香港地产两类保值资产的大旗,重新包装后进行销售。
精算君要说:这样的产品,这样的底层资产,不爆雷,才怪呢!
不过,在这次爆雷背后,Asia One经纪背后的母公司第一亚洲控股集团,是否存在什么猫腻,我们静待更多真相被揭露。
二
为什么会是投连险爆雷,而不是分红险或者传统险?
投连险,实际上就是保险公司提供的一种理财工具。
在国内,保险公司通过会给投连险中设置多种投资账户,账户背后分别对应不同的投资标的、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的投资管理人、不同的风险和回报。
而在香港,精算君了解的情况是,保险公司会将多款基金纳入到投连险的底层资产中。
然后作为投资人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一只或者多只基金进行投资,保险公司每年从账户中抽取一部分的管理费。
实际上,无论国内还是香港,投资人依然会有一个高风险提示:购买投连险的所有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承担。
总结来讲:投连险完全将投资风险隔离于保险公司之外,完全不需要给客户任何本息承诺,这是跟传统险和分红险最大的不同。
除了2019年这次事件外,香港投连险其实很早就抢滩了内地市场。
在2014年的佛山日报中,就曾经刊登过这样的一篇文章《前3年投12万,25年变261万?》,当时,香港投连险开始抢滩佛山市场,采取的方式通过理财讲座方式,推荐香港保险公司的投连险产品,当时,精算君也有幸参加过一场。
(实际上是香港保险中介在内地的“非法”销售行为)
当然,高收益揽客,还是一贯套路。现场就介绍了这支产品主要投资于海外基金,过往历史回报率约12%每年,而且还不断强调了香港保险的金字招牌-“稳健”。
现场还说,要买这款产品不仅要快,而且门槛很高,要求前三年至少每年投入12万元,但根据过往业绩推算,到第25年至少有261万元!
精算君很惊讶:这些中介还真敢说!
要知道,台下坐的都只是佛山的普通小市民,有些炒过股,还算有点金融市场经验和知识,更多人一辈子的理财观就只是把钱存银行。
这款产品跟香港保险稳不稳健有什么关系,就是一个理财工具、资金出海的工具而已。
三
这次爆雷的投连险是安盛香港的产品,已经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国内保险公司同样也推出投连险,难道就没有爆雷吗?
有!精算君还参与其中。
在2000年前,国内高利率环境盛行,保险公司销售了大量定价利率为8%的长期险保单,相当于这些保单是用8%锁定了长期利率来进行定价。
当时,国内保险公司都知道这种高利率环境不可持续,这些业务风险很高,但是为了业务和生存,又不得不做。
2000年左右,投连险开始引进中国,国内保险公司突然发现,这类产品兼具“投资/储蓄/保障”三种功能,而且不用保本保息,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拜托利率风险和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影响。
于是,各家保险公司纷纷推出自家投连险产品。当年的销售盛况,可是足够牛的。
在实际销售过程中,有不少销售人员对客户只谈收益,少说甚至不说风险,甚至有极个别销售人员向客户承诺了收益,造成了严重的销售误导。
2001年7月起,当时的A股急挫,投连帐户开始出现亏损,很多客户都过来投诉了:说得好好的高收益呢,现在怎么连本金都保不住了!
精算君当年就职的一家寿险公司,也踩雷了。
为了处置风险,就在2001年,这家保险公司就已经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对100多万曾经购买过这款产品的客户进行回访,花费了接近10亿元进行了风险处置。
但仍有不少客户继续持有保单,风险并没有得到全面处置。
在2010年前后,精算君还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当时公司希望对现存仍然有效的那批投连险保单,一次性做补偿,然后让客户退保,精算君当时就是要去评估和测算,究竟要花多少钱。
整个这个项目最后执行下来,又多花了公司几个亿,才终于把剩余的那批投连险保单全部处置完毕。
不过话说回来,因为内地和香港保险市场的成熟程度不同、监管规定不同,内地和香港保险公司对如何处置销售误导带来的风险问题,肯定有不同的做法。
内地保险公司的处置方案,通常带有更强的行政色彩,自己认栽,赔钱了事!而香港相对理性,更多会去寻求法律的帮助。如果这次香港安盛事件,爆雷基金并没有被查出欺诈行为,完全投资失败,那么最终损失也只能由投资人自己承担了。
保乎小结
关于这次爆雷时间,精算总结就是:
1. 众多内地投资人,因为缺乏对投连险的了解,被“高息”套路和某些误导宣传吸引,后因为底层资产风险过高、基金管理不善导致投资被清零。这次事件原则上跟国内众多P2P理财爆雷类似,但因为摊上的是一向以“稳健”著称的香港保险,巨大的认知落差引发了广发的争议。
2. 要说投资风险由投保人承担,但安盛香港仅作为承保平台不需要承担风险,精算君本人是难以接受的,在基金准入和投后管理这两件事上,安盛香港完全没有责任吗?
因为:
(1)在投资人面前,安盛香港就是最大的招揽招牌,多数投资人就是看这个牌子。
(2)绝大部分投资人都是经由一家名为Asia One的保险经纪公司所代表,选择投资这支基金,安盛香港难道不知道吗?它是否调查过为何Asia One只推荐这支基金?是否存在猫腻?
(3)HKIF基金的底层资产如果发生了变化,跟销售当时宣传的不同,安盛香港是否有做投后管理,或者要求经纪公司给投资人提醒到位?
精算君非常希望这次受香港安盛投连险爆雷事件影响的消费者们,能维权成功,建议维权不仅要找安盛,还是找上面提到的东航国际金融、Asia One保险经纪和它背后的母公司。
精算君也希望,香港相关机构能给与投资人更多的合法合理的帮助。
而这次事件也再次给投资人一个警示:严防高息骗局!
如果你被推荐自己不熟悉的金融产品,而你又想去买它,不妨抽时间对这个金融产品的产品属性、法律结构、投资方向、资金去向等进行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需求进行选择。
我们专注保险测评,为你寻找高性价比产品!
保险上的任何疑问,请进入微信搜索顾问微信号:bx33358(点击复制微信号)
下一篇:购买保险时,应该注意什么?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