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

一起来聊一聊重疾险这20年......

 作者:杨文文  2019-06-05 14:56:06  9882  0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之前保险业发生了一件大大大事,就是双监合并的事儿。CIRC,生于1998年,止于2018年。这20年,已经有太多人分析过了,我也讲不出什么更好的来。回到正题,不说监管20年,来说说重疾险20年吧!关于重疾险,包括它的历史,现在市场的分类,趋势,以及香港保险的优劣,绝对不是一篇文章所能涵盖的,今天先拎一些大事/主要产品。

保险

  PART 1  高速发展的健康险市场

  随着老龄化到来,预期寿命延长,环境变化,医疗费用上升而社保保障又不足等等原因,健康险市场发展飞速。尤其是从2012年开始,长势喜人(哦不,迅猛)。

  Flag不能白立,有数据为证。

  图一:健康险保费收入(单位:亿元)

  从上图可以看出,健康险的保费从2012年的863亿元猛增到去年的4389亿元。如果看绝对值没感觉,那么来看一下相对于寿险/意外险的同比增长。

  图二:健康险同比涨幅远超寿险/意外险

  •数据来源:保监会《保险业经营情况》全国健康险保费收入 •健康险包括疾病保险、医疗保险、收入保障保险、长期护理保险。

  上图很清晰地可以看出健康险的涨幅远超同期寿险/意外险,而且增速逐年提升(2017年整体保费还是增长的,只不过增速减缓了,这个数字我心存疑惑,但是多次核对确定是对的,如果谁知道原因,非常欢迎解惑)

  PART 2  重疾险市场发展阶段

  网上有把重疾险在中国的发展分为三大阶段,也没有太多依据。所以思量再三,我决定不走寻常路,按自己的理解分。纯个人意见,欢迎拍砖讨论。

  第一阶段:1995年~2003年,从萌芽到混沌

  11983年,重疾险诞生1983年,南非的心脏外科医生Dr.Marius Barnard
发明了重疾险,保障4种疾病:心肌梗塞、脑中风、癌症、冠状动脉绕道手术,之后迅速风靡市场。21995年,进入中国根据记载,中国于1995年引入重疾险,然而,我找遍了网络,问遍了身边各位资深人士,均无人知晓,是哪家公司将这个洋货引入了中国。不管它是谁,都是伟大的明智的。31999年,国寿康宁上市这一年,中国人寿推出了它的明星重疾险——康宁系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国寿重疾险的主力,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42000年,分红重疾险占据主导千禧年左右,出现了分红重疾险,这大概也是有中国特色的产物,一方面,中国人又重视健康,另一方面,又想有分红收益,所以,就出现了分红重疾险,夸张的是,连附加重疾险都有分红的。52003年,保监会叫停分红重疾险2003年,保监会叫停分红重疾险,强调回归保障(可见保险姓保不是这两年才流行起来的)。当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慢慢就出现了分红主险(两全也好,终身也好)+附加提前给付的重疾险,这一形式,到今天还是重疾险的主流形态之一。

  这一阶段,大家各自为政,重疾种类从几个到十几个不等,定义也都五花八门,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为例,两家公司的定义相去甚远(对比图就不贴了,感兴趣的去网上找)。

  第二阶段:2003年~2007年,从混沌到规范

  12005年,友邦“重疾门”事件事件的过程没什么好讲的了,简而言之就是有客户觉得重疾定义过于严苛,保死不保生,把友邦告上法庭,来回扯了很久。当然,最后解决了,而且更重要的,也间接促成了2007年的《重疾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2006年,健康险管理办法出台
此条规范,影响深远,至今仍在执行中(当然,走到今天,它的历史使命也差不多了,去年出了新版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办法明确疾病保险是指以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的发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32007年,《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出台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是我国针对重大疾病保险建立的第一个行业规范性操作指南。《使用规范》对我国重大疾病保险产品常见的25种疾病的表述进行了统一和规范。结束了各保险公司重疾定义“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同时,保监会要求,重大疾病保险,必须包含6种高发重疾。

  第三阶段:2007年~2012年,从规范到创新

  这一阶段的重疾险,以分红主险+提前/额外给付重疾险为主,同时也有一些公司开始创新之路。但是健康险在整个寿险的占比还是很小,也不是各家公司的主力(友邦除外)。

  2007年,信诚(现中信保诚)首推轻症疾病给付,10种轻症可获得15%及时援助金;

  2010年,友邦主力重疾险全佑五合一上市,从此开启六合一,七合一...旗舰版,全能版之路;

  2010年,华夏推出两全其美,首推重疾多次给付(但是多次给付重疾要在数年后才成为市场主流或趋势);

  2011年,人保推出了第一款根据被保险人身体状况确定费率的优选“寿险+重疾险”组合;

  2012年,中英经代渠道推出了轻症多次给付的重疾险。

  第四阶段:2013年~2017年,竞争竞争竞争

  这一阶段可说的就更多了,政策大爆发,费率改革,互联网平台层出不穷,健康管理服务五花八门......

  首先,政策大爆发,随便罗列几个你们感受一下:

  2014年,国十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2016年,《关于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

  2016年,《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

  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2016年,《“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

  2017年,《税优健康险试点7月起推至全国的通知》

  2017年,《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每一条都在释放着一个信号,国家要大力发展商业健康险啦。

  当然,更不能不提的是2013年的那个夏天(嗯,是8月没错了),《中国保监会关于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拉开了传统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序幕,也结束了从1999年开始长达15年的2.5%定价利率时代。

  说起来有意思,最早推出费改产品的不是大公司,而是相对比较小或中小的公司。有人说,“船小好掉头,相对而言,小公司更积极、大公司更谨慎”;也有人说,大公司有大量的存量保单,如果很快推出费改重疾险,将面临很大的退保风险;还有人说,大公司已经有了丰厚的家底,不急着利用政策红利寻找发展新途径,而中小公司或新型公司如果不抓住这样的时机,可能永远都无法追赶先入者,所以更倾向于短时间内用高性价比的产品吸引客户、开拓市场(其中的有人是指我自己,( ̄▽ ̄)")

  然而,潮流是挡不住的,市场是更透明的,消费者是更透明的,所以,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重疾险市场的竞争,就在这个阶段空前激烈。当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走低价策略(此处又可以展开个把小时的分析),大公司仍是注重利润(兼顾客户利益)和综合竞争优势,同时也会在前端中端防病控病领域上下更多功夫。而一些新型公司和渠道,就真的拉开了价格战(我私下以为重疾险的价格已经低到一定程度了,这条路子再走下去,不会太远)。

  说完了这些大的政策,再来看看具体的产品吧:

  2013年,中意推出市场首款费改终身重疾险,一生保;

  2013年,首款以平安公司命名的产品“平安福”诞生;

  2013年,中宏推出长保多重给付重疾险,自此,这家公司一直以多次给付重疾为主(前面提到过华夏在2010年就推出了多重给付重疾,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

  2013年,弘康推出独立重疾主险(即,不带身故责任的纯重疾主险);

  2016年,新华推出多倍保多次给付重疾险,其后,数家公司推出同类产品;

  2016年,国寿推出国寿福;

  2017年,各家公司在原先重疾险基础上不断升级升级升级......

  这一阶段,竞争是real激烈了,所以,大家卯足了劲,你有50种重疾,我就有80种甚至100种;你有重疾多次,我有轻症多次;你有重疾豁免,我有投被保人双豁免;你有癌症两次,我有癌症三次......(这一部分又可以单独讲个半天,不展开了)

  第五阶段:2018年~,何去何从

  其实从2018年的开门红可以看出,各家公司的招儿都用得差不多了,该做的都做了,该升的都升了,该附加的都附加了。然而呢,从现在各项环境来看,年金类产品发展受限,保险姓保,回归保障,大方向不能错。但是,重疾险,能否扛起业绩利润这两面大旗,值得深思。

  多次给付重疾险,前中后一条龙的健康管理服务,高端海外医疗,甚至人工智能应用等,能否成为下一个突破口?这些问题,我也没有答案,或许,值得我们每一位从业人员去思考,去努力,去开拓。

我们专注保险测评,为你寻找高性价比产品!

保险上的任何疑问,请进入微信搜索顾问微信号:YKJ6060(点击复制微信号)


推荐阅读:

为什么说不建议大家购买返还型重疾险?

看完挑选重疾险的七个诀窍,不再买错重疾险!

为什么都推荐重疾险?

上一篇:最全女性投保指南,女性健康投保指南

下一篇:购买保险时,应该注意什么?

大地保险

大保镖意外险-少儿版

最高20万保额,意外医疗保额高,不限社保

1、意外身故/伤残:身故赔付100%基本保额,伤残按不同伤残等级,赔付10%-100%基本保额 2、意外医疗:医疗费用不限社保,0免赔额,100%报销 3、意外住院津贴:100元/天,最高赔付180天 4、疫苗身故/伤残(可选):身故赔付100%基本保额,伤残按不同伤残等级,赔付10%-100%基本保额 5、疫苗一般反应医疗(可选):最高保额1万,0免赔,100%报销

意外险

立即投保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排行榜
最新文章
热门阅读

姓名

手机号

该号码能添加到您微信吗?
(注:需要客服添加您微信发放奖品)

验证码



微信号:

点击复制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复制微信号搜索添加

成功复制微信号

前往微信搜索添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