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抗癌基因检测靠谱吗?
作者个人微信:YKJ6060(点击复制微信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积极购买保险也成了大势所趋。现在很多重疾险都附带抗癌基因检测,那么这种抗癌基因检测靠谱吗?
小编体验了一把抗癌基因检测。是买某款重疾险,赠送的服务。
以前小编以为做基因检测,至少需要抽管血吧,结果并没有。
检测过程,相当简单。
我先是收到保险公司寄的一个金属小盒子(取样盒)。
盒子里有操作指南和一支试管,试管里有一根“棉签”。
根据操作指南,把棉签放嘴里,沿着口腔两侧,来回搅动,旋转,跳跃。
把唾沫充分黏在棉签上,即可。
然后把棉签放回试管,寄回基因检测公司。
大概一周的时间,就可以查看检测报告了。
小编一共检测了三个基因位点。
总评是:综合抗癌能力较强。
总的来说,小编的检测结果不算太差。
问题是,这样的基因检测可信吗?
是不是抗癌能力强,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
小编拿着报告,咨询了基因行业的朋友W。
W是中科院生物学硕士,毕业之后在国内一家排名前三的基因公司上班,对基因检测研究也比较多。
她的回答是:不太具有参考价值。
按W的说法,癌症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不只是基因,还有环境,生活习惯各种因素。
即便是基因影响,也是人身上各种基因相互交错的作用。
小编只测了三个基因位点,不足以得出抗癌能力强的结论。
至于单项癌症的患病风险,就更无从谈起。
W说,就算你检测出某个基因变异,也不意味着你就一定会患癌,其解释和结果可能是多样的。
而且就算测出你患某种病的风险高,有什么作用呢?
你能怎么预防?
无非也就是建议让你多运动,饮食清淡,注意休息。
跟平时感冒,上火,医生给的提示一样,并没有什么卵用。
所以,我的朋友并不建议我做基因检测。
据她说,现在市面上很多基因检测:测血统,天赋,抗压能力,抗癌能力...
基本都是搞的噱头,商家为了赚钱而已。
一般几个基因位列检测的成本,大概就几十块,而放到市面上就是500块,700块,甚至更高。
购买和谐健康之享也赠送基因检测服务,小编打听了一下,保险公司的成本大概是200多,而宣传上写的原价是:1500元。
做一次全面的,个人所有基因的检测,在W公司内部,你能到的价格大概是8000元(不包含解读报告),市面价则是3万—5万。
当然,基因检测也不是毫无意义。
在遗传病筛查和无创产检上,基因检测会相对靠谱些。
如果你的家族普遍患有某种疾病,譬如乳腺癌,那你可以去做一个乳腺癌基因检测,看看自己是不是易感基因携带者。
提前知道,可以积极应对。
最有名的就是安吉丽娜朱莉,直接切除了乳房,以除后患。
然后,就是无创产检,基因检测可以了解孩子得某遗传病的概率,其结果也具一定参考性。
但其他情况下,通过检测某一个或多个基因来预测患不患癌症,患某种癌症概率有多高,不太靠谱。
在癌症预测上,基因检测现在能做的还不多。
其意义更多在于:癌症治疗。
如果小明患癌症,那一定是某种基因产生了突变。
这时候去做一次基因检测,看是哪个基因位列发生了变化。
如果这个位列刚好有相应的靶向药。
恭喜小明。
数据显示,用靶向药治疗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大大提高。
但国内一般不会建议靶向药治疗。
为什么?
一是基因检测贵,这个钱可能白花。
还是拿肺癌举例,目前,针对肺癌研发的靶向药最多。
专门做肺癌的靶向用药基因检测,医院报价可能是1—2万。
但是患者做了基因检测,其基因位点的变异,可能还是没有相应的靶向药。
那么检测做了也是白做。
很多家属接受不了,还可能产生医患纠纷。
第二,中国靶向药发展相对滞后。
靶向药治疗,虽然效果好,但也有副作用。
就是患者有可能产生耐药性。
这种耐药性,可能会让其他基因位列产生突变。
在美国,针对肺癌的靶向药,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
如果第一代药产生耐药性,那么还可以吃第二代,第三代。
但是在国内,靶向药的引进,要经过各种审批,然后再上市。
时间上就会滞后,往往是美国出了第三代,我们才刚引入第二代。
那么患者一旦产生耐药性,就可能是:我擦,没药可吃。
所以,在国内,癌症一般还是采取常规的手术,放疗化疗等方式。
不到万不得已,很少有医生会建议靶向药治疗。
而且,即便医生建议,靶向药也很贵,基本不在医保范围内,一般家庭也很难承受。
说起来也很辛酸,同样是癌症,在美国可能有治愈的希望,但在中国,就错失了机会。
从印度走私靶向药的那么多,大家也可以想象背后的艰难。
总得来说,
如果你买的保险,刚好送一份基因检测,可以体验一下。
但不要太care结果,因为参考意义不大。
好了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抗癌基因检测靠谱吗的全部内容。小伙伴们你从本文中了解了多少呢?如果有任何问题和建议记得给小编留言,更多保险资讯请关注米保险。
我们专注保险测评,为你寻找高性价比产品! 保险上的任何疑问,请进入微信搜索顾问微信号:YKJ6060(点击复制微信号)
相关阅读:
下一篇:购买保险时,应该注意什么?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